LIFE
所有
期數
【編者語】
幻,在於虛謬不實;幻,在於變幻莫測。虛幻,似乎絢麗奪目;似乎難以抓摸。
今年2月,冬春交接,乍暖還寒,我們齊來逛藝文的夢幻世界,觸碰藝術家的奇思妙想——聽黃衍仁說他的音樂,感受多變角色的人生;叫份《藝術外賣》,聯同梁順裕與海潮,體驗即興藝術的自由流露;按個按鈕選擇氣氛,彳亍在港大繆思十週年的精彩樂季,品嘗世界頂尖樂手弦下的古典樂章。
(封面圖:津守愛香,《Bear hood》,「Galaxy Happy」津守愛香個人展覽)
你聽緊啲咩呀?
城市生活煩囂,不少人出街都有一對耳機傍身
除了「今晚食乜好」,「出街聽咩好」亦是都市人難題之一
選擇你今日想感受的氣氛,
聆聽為你精選的古典曲目
享受夢幻音樂瞬間~
👆🏻 按停畫面開啟 | 再按重新開始 👆🏻
《當代以色列大提琴翹楚利普金:巴赫無伴奏組曲全集》
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
2023-2-18 ( 8:00 PM )
2023-2-19 ( 3:00 PM )
節目詳情
《李維斯的12首舒伯特鋼琴奏鳴曲》
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
2023-2-24 ( 8:00 PM )
2023-2-25 ( 8:00 PM )
節目詳情
《佛斯特與梅尼可夫: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》
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
2023-3-31 ( 8:00 PM )
2023-4-1 ( 8:00 PM )
2023-4-2 ( 3:00 PM )
節目詳情
《俄羅斯鋼琴經典》
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
2023-4-14 ~ 15 ( 8:00 PM )
2023-4-16 ( 3:30 PM , 8:00 PM )
節目詳情
《柏林愛樂首席樫本大進與巴克斯》
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
2023-05-14 ( 3:00 PM )
節目詳情
《辻井伸行鋼琴獨奏會》
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
2023-06-10 ( 8:00 PM )
節目詳情
更多港大繆思樂季十周年節目:
《當代以色列大提琴翹楚利普金:巴赫無伴奏組曲全集》
《李維斯的12首舒伯特鋼琴奏鳴曲》
《佛斯特與梅尼可夫: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》
《俄羅斯鋼琴經典》
《柏林愛樂首席樫本大進與巴克斯》
《辻井伸行鋼琴獨奏會》
港大繆思樂季十周年
Q:你的音樂之路是怎樣開始的?
A:我完全不是科班出身,吉他也是自己學。人生路途真是命運的事。小時候,家裏比較窮,沒有被人逼學琴,不似現在的小朋友,經常被逼去學一些興趣。
我的路線不同,這有好有壞。好是沒有人逼,不會厭惡。現在小朋友未學欣賞就要不斷考級,可能產生一些不好記憶和感情去黏住對藝術的感覺,甚至抹殺了發展。但我這方面就好好彩,從來都好自由。壞的方面是別人在科班學的手勢、技巧,我是玩音樂很多年後才知道,有些技術要追,就要勤力補返。
《窄路微塵》主題曲|主唱 黃衍仁、 611
Q:你什麼時候開始覺得音樂可以發展下去?
A:我沒怎麼讀書,讀完中學就讀觀塘職訓的攝影系,畢業後做平面設計的freelance,我小時候覺得自己會做這一行。之後好彩有人找我做劇場音樂,慢慢做音樂的工作多過平面設計,自己又很喜歡做音樂,甚至慢慢涉足幕前的演出。
Q:你參與音樂創作的電影《窄路微塵》、《濁水漂流》都帶有濃厚社會關懷意識,你覺得社會關懷對你創作影響大嗎?
A:其實我很少特意想這部分。這和政治形勢有關,我十幾歲起接觸社會運動,成長時期除了創作,其他時間都和社會運動相關。而生活圈子也是那班朋友,自然會一齊創作。我一直想試商業片,沒想過社會關懷的影片先接。我也想試好離地的作品。
林森(左1)及黃衍仁(右1)在皇后碼頭
Q:你參與過很多劇場音樂創作,在電影音樂創作也獲得肯定,你覺得兩者的音樂有什麼分別?
A:其實做商業電影之前,我已經做了很久獨立影片。17歲參加IFVA短片比賽,那時做演員和配樂。通常影像世界很精準,遲三秒就不同,甚至音樂大細聲,每次都要調控到一模一樣。
劇場音樂有預先的調控,它比較有可變性。音樂有機會影響演員點演,導演排練時聽到配樂也可能對劇有調節,可以有很多互動。電影和劇場本質不同,劇場每場變數多,而電影可以雕花,精雕細琢到最完美。這就是兩個媒介明顯的分別。
《案內人》劇照
圖片來源:前進進
Q:你做演員 (幕前) 也做音樂 (幕後) ,你個人有沒有偏好?
A:我喜歡找事物相似性。我最極端試過同時間做幾個作品的演員和音樂。有時音樂幫到諗演戲,演戲和音樂是有共性,音樂是我切入諗演戲的一個位。
音樂一般像在後邊,但其實它也是一個角色。所有音樂的選擇,我都會當它是演出的一個角色,是講緊故事的生命。兩邊都訓練我對敘事的敏感,去思考場戲需要什麼?我希望兩邊都吸取一些養分,互相回饋另一邊。
我在《逝言書》也試過在地化台灣黃思農先生的作品,那次是做Soundwalk(聲音漫步)的項目,我很期待Soundwalk的工作,它還有很多可能性。
《逝言書》
圖片來源:前進進
Q:談起Soundwalk,政府近年大力推動Art Tech,這些趨勢對你創作有沒影響?
A:身邊一些創作人挺抗拒,覺得這些Art Tech作品講噱頭,是呃人入場(微笑),作品沒餡,只有技術刺激感官,容易讓人覺得好正。
我就較正面,覺得Art Tech是中性事物。譬如大家用VR,因為花太多時間追求技術,諗如何令事情順暢,這一部分就會花去編導和團隊很多心力。某一個層面我是很傳統的,無論正劇,還是後設、後現代作品,我也是追問一些問題——它敘事是做什麼?它背後是講什麼?有些Art Tech作品就被花巧技術干擾了。創作人要行先幾步,諗怎樣拉觀眾接受新的事物,而非停留奇觀。
《Soundwalk 聲音漫步》
圖片來源:前進進
《少年馬可宇宙漂流記》VR製作中
圖片來源:Paprika Studio
Q:你2月24-26日會聲演《少年馬可宇宙漂流記》VR演出,有甚麼演前分享?
A:我主要負責旁述,所以集中錄好錄音。我覺得導演Adrian(楊振業)似開荒牛,不是很多人做這類嘢。他將Art Tech分得很細,這次不是做360° video,而是集中VR 的programming。Adrian其實試過幾次創作Art Tech的作品,而這次演出是錄音,觀眾淨係戴VR,作品與現場空間有少少關係。
我之前錯過他一個基於文本《看不見的城市》的戲,他之後有給我看VR,我就提出一個問題:VR的世界你給東西我玩,但又給文本我聽,兼顧不來。但這不是貪心,而是想觀眾更沉浸。
Q:你在其他訪問說過喜歡《2001太空漫遊》,又參演《少年馬可宇宙漂流記》,你喜歡宇宙嗎?
A:我生涯作品都和社運、社會關懷有關,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,有一部分的我是很離地。由細到大對靈性、宗教、宇宙、外星人都很喜歡。我對這些抱開放態度。不過我現在丟低好多New Age嘅嘢,雖然覺得有娛樂性,但要追求一個終極覺醒,需要深一層學習和訓練。
.
.
.
《少年馬可宇宙漂流記》
節目詳情
Q:打破表演的框架,把藝術表演外帶回家,當初做《藝術外賣》的創作意念源於什麼?
Sam:初初開始在澳門搞這個項目,我們起名為「老細!藝術有人叫外賣呀~」,名字來源於澳門的外賣平台,只要有人叫外賣,餐廳店面就會響起這句耳熟能詳的話「老細,有人叫外賣呀~」。
因為疫情,外賣變成更加盛行,而因為疫情令表演藝術掉進一個線上化、平面化,或者隨時會被停演的狀態,我們覺得在乎表演藝術在此時此刻此地很重要,於是利用外賣,將表演真正送到觀眾面前。
Sam與雜耍表演者Jason討論音樂的處理
2021年《藝術外賣》
唔該,我要一份藝術攞走!
Q:此次《藝術外賣2.0》和之前幾次有哪些不同嗎?
Sam:2021年我們第一次將《藝術外賣》帶來香港,這次再度創作2.0版本,很期待有新的火花!跟上一個版本的藝術外賣不同,之前觀眾是作為顧客,下單表演外賣,只需等待就可以享用,但今次《藝術外賣2.0》, 把這個關係逆向,觀眾需要化身變成外賣員,表演者則是下單的人,觀眾想要看演出, 就要送外賣,第一版的藝術外賣是觀眾下單演出令演出發生,第二版則是希望觀眾參與協助完成演出。一體兩面的「演出因您而完整」。
2021年《藝術外賣》
科拉琴手Halen帶領觀眾一同即興
2021年《藝術外賣》
小提琴家Nelson 用音樂吸引途人駐足欣賞
我們今次由《遠遊記》作為創作發想,去暢想藝術也是一趟特別的遠遊,送外賣會遇到不同的人,闖入他們的生活。今年我們也希望在內容上更深化,由味覺轉化為視覺,當食物變成表演,又會有怎樣的火花出現?我們和表演的藝術家作了很多有趣的討論。最後也會將各種經歷片段連結,紀錄在「外賣遊記」篇章中~
Q:此次《藝術外賣2.0》吸引你加入成為其中一個表演者的原因是什麼?
海潮:今次是鄺為立向我介紹了Sam和他的團隊「破藝術工作室」,從而了解到這個年輕人在澳門做的《藝術外賣》這個項目,我很欣賞Sam做的嘗試,他打破了一貫看表演的模式,頗具前瞻性和實驗性,有時我們心入面會有些想法,但總是自我否認或審查,覺得「算啦,搞唔到㗎」,但他們有勇氣實驗出來,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候在澳門做藝術的那份無畏無懼和自由~
作為今次《藝術外賣2.0》的其中一位表演藝術家,其實自己很喜歡單對單的沙畫表演,可以和觀眾零距離,也希望今次可以令觀眾去思考,我們設置了一條關於遺憾的問題,觀眾可以就著問題去分享他們的城市記憶,與身邊人的關係和風景等,我會根據他們分享的故事創作一個5-10分鐘的即興沙畫表演。
《藝術外賣2.0》幕後籌備:小提琴手Nelson及舞者Joycine討論如何讓觀眾於表演中有更多參與
創作中的海潮
Q:你是如何看待沙畫藝術?
海潮:我已經創作沙畫十多年,其實沙畫本身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,有很多人會問我「你捨得嗎?創作好的沙畫又抹掉。」我是一個比較當下的人,沒有太大的遺憾,所以沙畫幾適合我。我很多作品都是以自身經歷出發,有寫過關於我媽媽或女兒的故事,因為最感動人的作品首先要先感動自己。
Sam:我自己對沙畫很陌生,但覺得很有趣,和海潮的交談中得知他喜歡去不同地方收集不同的沙來作創作,我覺得沙作為時間的紀錄者,在它身上看見時間留下的痕跡,見證著一個地方的改變。這令我很感慨由一樣好細的東西也可以去思考自身,思考身分認同和對一個地方的情感~
海潮過往沙畫作品1
海潮過往沙畫作品2
Q:你會怎樣理解現在的城市和人的關係?
Sam:我上一次來香港是2021年,這兩年會覺得香港變了很多,大家開始離開,也少了活力,有時覺得香港之所以為香港,是因為香港人的存在。但這種離開也會令我想起今次創作中的「遠遊」,有一種離開是我知道自己會回來,所以不會走遠。
Sam生活照
海潮藝術工作室
海潮:這兩年發現有很多東西我留不住,曾經在我最低潮的時候,有個人一直很支持我做電影動畫,但現在他已移民,你會發現你回不去的那些時光。
近年來我自己也開始寫電影劇本,是關於父女、關於香港的故事,故事中講述了逃跑,也獻給一些走不到的香港人。我會在自己工作室搞一些圍讀的活動,聽不同人給自己的意見,也將工作室變成一個藝術家聚會的地方,好似一個「解憂雜貨店」,大家買支酒上來傾下計,在這個不容易的時候互相連結,互相激勵。
·
·
·
《藝術外賣 2.0》
節目詳情
一場展覽,一套演出,半日藝文生活,
你願意把一個週末下午的時光,
交托俾自己嗎?
浪漫想像路線(2月18日)
浪漫想像路線
18
2月
人生的各種階段,總有一些事物令你想起某個時刻,可以是摸得到的物件,抑或是聽得到的歌曲......
今個週末,一起踏上這條浪漫想像路線。在陶瓷器物展「龍鳳大禮堂」中,陶藝家撚泥雙手捏塑,配合插畫家Celine以畫筆釉藥創作,他們參考歷代中式器物,製作出形態特殊的器物~ 這些器物當中又承載著他們怎樣的生活想像?
再走進位於荃灣的HIKARI Coffee,在這日式木系清新的空間度過你的下午~
還有音樂會《都市浪漫歌廳》,在這個都市浪漫歌廳中,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「AMuiXis」及「半肥瘦」用聲音紀錄成長軌跡,唱出他們的人生歌單~ 你的人生歌單,又有什麼呢?
1
「龍鳳大禮堂」陶瓷器物展
📍foreforehead
2
HIKARI Coffee
📍荃灣大壩街21號地舖
3
《都市浪漫歌廳》
📍荃灣大會堂演奏廳
【封面展覽】陶藝造人偶 與女兒對話
陶藝是否只侷限製作器皿的茶杯和碗碟?日本陶藝藝術家津守愛香受9歲女兒純真無邪的畫作啟發,以釉料製作童真的人偶像。
Rabbit Princess/ うさぎ姫
陶藝家津守愛香
「小時候的我,很害怕擺在房間角落的人偶,但我假裝没事,因為我不想讓人偶知道我很害怕⋯⋯」津守愛香說。沒有生命的人偶,使津守愛香感受到獨特力量和情感,她以自己的童年經驗作底色,揉合女兒的童真,透過陶藝與女兒進行親密的藝術互動交流。
津守愛香屢獲日本不同雙年展優秀賞,今獲Quiet Gallery邀請來港舉辦名為《Galaxy Happy》的個人作品展。是次展覽將展出津守愛香於2017年到2022年間的30多件陶瓷創作和女兒的畫作,是她在香港最全面的一次作品展出。
Golden cat / 金猫婦人
Konpeito eyes / コンペイトウの目
Galaxy Happy(Galaxy) / ぎゃらくしーはっぴ ー
Galaxy Happy (original drawing)/
ぎゃらくしーハッピー原画
(圖片來源:
@doroshi__blog
)
.
.
.
「Galaxy Happy」津守愛香個人展覽
展覽詳情
#堅尼地城 #西環邨
散步於街頭,城市是一座大博物館!跟著香港遺美的林曉敏,穿梭於那建於斜坡上,如迷宮般的西環邨,一探其中的屋邨日常~
@香港遺美
Q:為什麼會選擇拍攝西環邨?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?
A:港島的西環邨,不久後將會消失的一道城市景觀,聽說已有重建計劃了。
西環邨原是摩星嶺一帶的山丘,如今是最歷史悠久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,屹立堅尼地城六十年。屋邨位處陡峭斜坡上,沒有將山坡削平,而是按地形設計出高低有致的五座大廈,大部分房子也享有樹景海景。天台的晾曬空間,是放空的地方,極目遠望,卑路乍灣後是無盡藍海,大小青洲就像飯糰,在海浪中浮載浮沉。
Q:散步於西環邨,有遇到什麼有趣或難忘的經歷嗎?
A:倚山而建的西環邨,苑臺之間,高低相連。在長長走廊的踱步,輕易地從一座穿梭到另一座。如同迷宮一樣的走廊和樓梯,曲折離奇,若非識途老馬,來到這裡就很容易迷路了,這也是城市探索的樂趣。
@香港遺美
Q:你是選擇了什麼鏡頭或拍攝技巧去拍攝此系列相片,希望突出些什麼嗎?
A:今次選擇了Canon R6 相機,以RF 50mm f/1.8 STM 的大光圈標準定焦鏡頭,以最接近肉眼所見到的視角,拍攝日常風景,例如晾曬衣物被單的空中平台,相片有平易近人的生活感;以及RF 70-200mm f/4L IS USM的遠攝變焦鏡頭,在遠處的高樓大廈,拍攝被群樹圍繞、自成一角西環邨。
周邊藝文空間推介
Blue Lotus Gallery
香港上環磅巷28號地下
進入空間
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
香港半山旭龢道50號
進入空間
art-mate.net
art-mate on facebook
art-mate on instagram
info@art-mate.net
免費上載演出節目
免費上載藝術工作者個人簡介
廣告查詢
Please login !
Username
Password